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必一运动科技:“中国乳都”:一盒“绿色”牛奶的低碳实践-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 gongsixinwen

必一运动科技:“中国乳都”:一盒“绿色”牛奶的低碳实践

发表时间:2025-08-27 09:08:38 │ 点击数: 

  这是呼和浩特市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挤奶车间(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5日电 题:“中国乳都”:一盒“绿色”牛奶的低碳实践

  建设绿色牧场,精细化养殖奶牛;使用清洁能源,打造低碳工厂;研发绿色环保包装,实现循环利用……在素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乳业正在经历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从牧场到餐桌,降碳减排实践正在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知名乳品企业伊利集团的生产厂区,探访一盒“绿色”牛奶背后的低碳实践。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是一处奶源地,奶牛存栏12000头。作为乳业产业链的起点,这里为奶牛打造了一个智能低碳的生活环境。

  智能牛舍内,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以及推料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一应俱全。

  “别看只是种草、养牛,畜牧业实则是碳排放大户,特别是奶牛的肠道发酵会产生大量甲烷,排出体外后便成为畜牧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伊利集团安全生产管理部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总监安贇书告诉记者。

  安贇书介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对产业链进行碳盘查,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来看,上游牧场等前端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到大头。

  为此,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做了很多减碳尝试:调整饮食结构,给牛喂益生菌,甚至通过基因筛选,培育“低碳牛”;牛粪变废为宝,通过固液分离,液态肥用于沼气发电、还田,固态肥处理后铺在牛场里当作牛的“床褥子”;牛舍屋顶安装光伏板,实现绿色发电……

  “我们采用了种养一体化的降碳模式,即在牧场周边种植精选的饲草,一方面牛粪还田提供饲草生长所需的养分,一方面饲草还能固碳,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互相助力、增产降碳。”安贇书说。

必一运动科技:“中国乳都”:一盒“绿色”牛奶的低碳实践(图1)

  必一运动

  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机械臂在码放装箱的奶制品(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离开牧场,记者跟随奶罐车来到几公里外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参观牛奶的生产加工过程。

  绿色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犹如搭积木,能节省大量能耗;先进的能量回收技术,实现冷能热能循环利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5000多吨;一步到位的牛奶除菌工艺,减少了处理环节,每年省下来的电足够900多个四口之家用一年……

  “建筑设计、能源循环、生产工艺、物流仓储等方面均采用了低碳环保工艺,全方位进行降碳减排。”伊利集团安全生产管理部环保专家董晓玲介绍。

  厂房内智能化生产工艺令人印象深刻。在液态奶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杀菌、配料、包装等几十道工序,高速灌装机里每秒能下线包牛奶。

  “我们自主研发出AI低碳生产平台,通过自学习AI算法与碳核算模型,能够实时动态调节能源供需,同时监控清洗流程和资源利用情况,确保减碳效果可量化、可视化。”现场工作人员说。

  此外,产品包装遵循轻量化、可回收、可降解原则,使用环保包装材料。“我们的包装箱100%来自废纸浆的回收利用,就连参观通道里的垃圾桶也是用回收的牛奶盒制作而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商品展陈区拿起一款“碳中和”牛奶,发现包装盒上印有树叶形状,醒目地写着“碳中和”三个字。

  “以这款‘碳中和’牛奶为例,一提牛奶能中和约8.5千克碳排放量,接近于一棵树一年的碳吸收值。”董晓玲说,目前伊利已打造5家零碳工厂,推出6款零碳产品,并有44家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低碳牛奶产品吸引他们纷纷驻足。

必一运动科技:“中国乳都”:一盒“绿色”牛奶的低碳实践(图2)

  游客在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参观(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04.8亿元,全国牛奶产量4079.4万吨。近年来,在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下,中国奶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中国乳业不断迈向绿色低碳发展。

  伊利集团低碳发展管理总监孟毅表示,虽然要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还要走很长的路,但中国乳业的积极尝试为全球乳业贡献了新的低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