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8-27 17:15:19 │ 点击数:
百果园就因烂果的事情被全网吐槽,现在又因余老板的言论被大家贴上了“傲慢”的标签。
一直以来,百果园的的定价都是长期受到争议的事,甚至在互联网上有各种关于百果园价格的吐槽,比如“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
余老板本来想科普一下为什么好的水果会这么贵,结果视频最后的两句话直接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余老板表示,多年来,百果园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不会迎合消费者。
这两句话,让百果园火上了热搜,更是让引得网友一顿吐槽。只能说,百果园这公关能力,还得再提升一下。
在评论区中有网友表示,吃个破水果都被教育上了。还有的网友表示,他家水果有教师资格证吗?
这下消费者们是真的对百果园寒心了。要是百果园愿意花多点时间了解一下当代消费者,就会发现消费者们的心思并不难猜。
当代消费者有一个很简单也很重要的需求,那就是买东西可以买贵,但是不能买贵了。
曾经,余老板带着百果园在一众传统水果店中杀出重围。在刚创业的时候,百果园的定位就是中产人群,而百果园也靠着服务和品质成为了中产最喜欢的水果店之一。
百果园不仅会把水果按口感、甜度分类,还会帮消费者们洗净切块,更重要的是百果园给予了消费者“不好吃退款”的承诺。
多年以来,人们对于百果园的品质都是信任有加。即使价格贵点,也仍然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
但去年的3·15撕下了百果园的遮羞布。据湖北经视报道,武汉一家百果园把烂果切成块,放进包装盒里。烂果在经过精心包装后成为了高价果切。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隔夜水果当成是新鲜果来卖。还会把普通等级的水果说成是高级果。
这种现象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22年就曾经有博主曝光百果园卖隔夜果,将烂果包装成果切。
黑猫投诉上,关于百果园的投诉超过了3000条。其中就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买回家的水果是烂果。并且也有不少消费者吐槽百果园的服务体验。
当高价换不来对等的品质,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而余老板的爹味公关”再一次让人们想起了自己在百果园的糟心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当余老板喊着“不迎合消费者”的时候,百果园去年的财报中却多次出现了“性价比”三个字,看来百果园也不是真的不懂消费者需求。
从去年8月份开始,百果园开始了一个“报恩活动”,即每个月会挑选出一批优质果,并且价格也十分优惠。
在2024年以前,百果园的业绩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到了今年就开始跌跌不休,这也能看得出去年3·15烂果以次充好的事情对百果园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2023年,百果园的营收创下了近5年的最高纪录,达到了113.91亿元,净利润也达到了3.61亿元。但就在去年,百果园净利润暴跌至4.17亿元。
同时,百果园的门店也在不断缩减。去年年底,百果园的门店减少超过900家,剩下5127家门店。然而,在去年开年的时候,百果园还计划着要在线下开设上万家门店。
另外,就连百果园的付费会员也在减少,去年,百果园的付费会员同比减少27.1%,剩下85万。
截至8月12日,百果园的总市值为26.63亿元,相比巅峰时期的94.74亿元,百果园的市值已经蒸发了68.11亿元。
比如美团优选、拼多多等品牌正在用低价水果吸引着消费者,虽说是网购,但通过产地直采的方式也给消费者喂了一颗“安心丸”。
比如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提供了水果+生鲜一站式购物,加上“1小时”到达的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即买即送的需求。
如果是想要追求品质,消费者也能到山姆、Costco等会员制超市购买,不仅量大,单价也十分划算。
然而,百果园在这种被多方围剿以及付费会员出走的情况下,依旧能说出“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多少是有点不懂事了。
同时,即使百果园深知消费者十分注重性价比,却选择忽视并且贬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引起争议也是意料之中。
若未来百果园依旧坚持“不迎合消费者”的理念,怕是在这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难以生存。毕竟消费者是去消费的并不是听课的。
比起给消费者们上课,百果园不如思考一下如何重新获得消费者信任,将产品品质与价格对等,用最大的诚意回应消费者。
如今,余老板的“教育”视频已经删除,但舆论仍在发酵,单纯的删除视频并不能平息众怒。就看后续百果园的公关给不给力了。
曾经,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的时候,一句“价格就那么贵,你爱买不爱”导致品牌形象瞬间崩塌。
如今,钟薛高已经申请破产,网友们一致认为要是百果园一直“不迎合消费者”,或将走上与钟薛高一样的道路。
8月11日,就在余老板“教育”完消费者后,林盛在直播中也谈到了这件事情。他表示,不希望有企业成为第二个钟薛高,并且他并不认为一家企业老板的格局会这么狭隘。
百果园的这件事情,让曾经的“雪糕刺客”再次回归到公众视野,但就在前段时间,钟薛高的破产新闻也把钟薛高带上了热搜。
7月16日,据天眼查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破产审查信息。目前,钟薛高的天猫旗舰店还有3款产品在卖。
在中国企业中,似乎很少有一家企业是像钟薛高这样被消费者们追着骂的。每当钟薛高在热搜上出现一次,底下的评论区总是特别不友好。
2018年,钟薛高出生,从出生以来钟薛高就顶着“高端雪糕”的光环。在钟薛高卖的最疯的那几年,即使是一个雪糕卖66元也有不少人下单。
而林老板的目标,不仅是要做“中国人的雪糕”还要做“中国人的高端雪糕”。2019年,钟薛高的销售费冲破了1亿元大关,2021年,钟薛高狂卖1.5亿根雪糕。
但也正式因为钟薛高,“雪糕刺客”在互联网上开始爆火,同时,所有的雪糕都在悄悄涨价。
好景不长,在2022年的时候,有网友发现钟薛高的雪糕即使是在31度的高温底下都不会融化,并且还呈现出粘稠的乳状物。一时间,钟薛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友们一夜之间瞬间倒戈,疯狂吐槽钟薛高。口碑崩塌直接影响到了钟薛高的销量,也影响到了钟薛高整个品牌。
再后来就有了林老板卖红薯还债、做绿皮火车到北京等新闻的出现。很明显的是,钟薛高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卖高端雪糕并没有问题,哈根达斯、DQ等品牌动不动20多元、30多元的价格依旧在国内火了这么多年,也有依旧消费者愿意买单。
尽管钟薛高在营销上做到了满分,但品质上却没能做到满分。还是那句话,在当代消费者心中,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墙倒众人推,舆论场上的失败是用再多公关都拯救不回来的。对于百果园来说,钟薛高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
在余老板“教育”消费者之前,百果园水果贵已经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这余老板的这番言论,将网络上的舆论推至了高潮。
说到底,企业可以引导消费者,但绝不是“教育”消费者买单。品牌只有用品质说话,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