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新余:绘就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xingyexinwen

新余:绘就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5-08-12 20:54:49 │ 点击数: 

  7月31日,我市工业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1%、48%。六大重点产业有五个规上工业增加值正增长,其中电子信息增长达67.3%。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态势。

  近年来,我市锚定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战略目标,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绿电赋能等多重举措,构建起绿色低碳工业体系,一幅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在渝钤大地徐徐铺展。

  在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一条条火红的钢坯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快速流转,经过精密轧制后,变身为厚度仅有0.08毫米、宽度超1200毫米的高端硅钢产品。“过去我们主要生产普通钢材,现在已实现无取向硅钢产品全覆盖。”新钢技术部负责人自豪地介绍。

  作为新余市工业的“压舱石”,传统产业的升级之路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我市聚焦钢铁、纺织鞋服、非金属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6313”行动计划为纲领,出台《全力支持新钢跨越发展新三十条举措》《关于开展新余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2022—2025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组合拳”,为产业升级“清障铺路”。

  在钢铁行业,我市已实现从中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跨越——高建钢、汽车板、稀土钢等中高端产品占比超60%。2025年上半年,钢铁产业规上企业营收达329.0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营收近五成,钢产量占全省三成以上。纺织鞋服、非金属新材料等产业也同步发力,形成“老树发新芽”的发展态势。

  必一运动官网

  在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万吨锂盐工厂,一袋袋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正在自动化包装线上完成最后封装,准备出口德国、韩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达国家。

  目前,我市已汇聚赣锋、金锂、汇亿、智锂、有研等40多家锂电规模以上企业,锂盐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0%以上,是国内唯一的新能源科技示范城。锂矿原料至锂离子电池生产环节基本打通,形成了锂盐、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电芯与PACK、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等较完整的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达143.44亿元,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0.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齐头并进,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引擎。202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5%;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6.7:58.6:34.7优化为7:35.7:57.3,服务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力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走进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室,十几名值班人员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屏幕上,各种图表、曲线和参数实时闪烁更新,详细展示着设备的运行状态。这个总投资77.5亿元的百万清洁煤电项目,年发电量约99亿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261.8克/千瓦时。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约95亿千瓦时电量,该公司“燃煤电厂智慧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我们围绕‘智能控制、数据驱动、全链协同’三大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构建了覆盖电厂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体系。”新余第二发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晓波介绍,与传统的一次再热煤电机组相比,2024年投入运营的两台机组整体循环效率提升1.5%,热耗降低200千焦/千瓦时。该项目还运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配合全封闭式输煤栈桥和储煤基地,实现燃煤封闭运输,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万吨。

  近年来,我市绿电供给持续扩容。截至2025年6月,我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51.6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在二类设区市中排名第一。“绿电交易+绿证核发”双轨并行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全市绿电交易累计达5.23亿千瓦时,核发绿证13.6万张。

  工业用能的“绿色底色”愈发浓厚,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坚实支撑。江西雅保公司2024年购买绿电约0.68亿千瓦时,绿电占比从48%提升至6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万吨以上。该公司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和实施28项节能改造,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8%,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抓手,我市推动产业向“能效标杆”看齐,创新平台建设同步发力,已建成12个国家级、97个省级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共获评省级以上绿色园区2家、绿色工厂19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9家,构建起覆盖重点行业的绿色制造体系。

  在江西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将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拆解成模组。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将在这里开启“第二次生命”。

  “我们一年可以‘吃掉’3万吨废旧三元锂电池和30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据江西赣锋循环公司章小明介绍,公司目前三期2+8项目在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粉末的资源高值化利用能力。

  以赣锋循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具备较强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能力,其中锂综合回收率在90%以上,镍钴金属回收率在95%以上。赣锋锂业牵头实施“退役三元锂电材料高效清洁回收利用技术与示范”项目,创建了精确拆解与直接修复再生等三大技术体系,锂电池循环利用率达92%以上,实现金属资源回收率和减污降耗双提升。

  必一运动官网

  我市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生态链”。以废旧金属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利用、报废机动车拆解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已培育出“十亿级引领、亿元级支撑”的企业梯队。

  “公司前端有资源、后端有市场,目前每月产能约2万吨。”江西宝武集团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彬生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废钢进厂后,经过磅、分拣、剪切、打包后出厂,可为新钢集团及其他企业提供价低质优的废钢材料,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钢企使用铁矿、焦炭炼钢,实现“变废为宝”,释放出生态经济双重价值。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万晓隆表示:“循环经济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024年,全市循环经济“四上”企业达52家,总营收214.98亿元。其中,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年营收167.95亿元,占循环经济总营收的78.1%;锂渣综合利用率达80%,年利用量129.5万吨。高新区集聚23家循环经济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闭环,2024年营收96.86亿元,占全市循环经济营收的45.1%。

  从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到新兴产业“强势突围”,从绿电赋能到循环共生,我市以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为工业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未来,这座工业城市将继续以转型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