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宜黄塑料产业:小产品闯出大集群-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xingyexinwen

宜黄塑料产业:小产品闯出大集群

发表时间:2025-08-13 05:22:56 │ 点击数: 

  生产一件环保包装袋需要多少工序?在江西宜黄,从原料回收到造粒加工,再到成品出厂,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清晰可见。

  不起眼的塑料制品,在这里被赋予了强大动能。近年来,宜黄融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塑编产业,走出了一条县域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之路。2025年1-6月,宜黄县塑料塑编企业93家,塑料行业规上企业7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7.7亿元。

  图为宜黄工业园区塑料制品产业基地,合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生产。

  宜黄塑料产业的故事始于1993年。在温州务工的宜黄老乡回乡创业,邀请中港镇龙岗村村民罗序全合伙办厂。次年,由9名股东投资的宜黄县第一家私营塑料企业诞生。创业维艰,“第一年做的产品一半是废品,企业准备关停。”罗序全回忆道。在其他股东退出后,他独自承包企业,改进技术,艰难打开市场。

  转机出现在2002年。在罗序全引荐下,3名浙商前来投资兴业。宜黄县敏锐捕捉到产业机遇,打出扶持组合拳:依托小水电优势,工业用电每千瓦时定价低于市场价近30%;为新办企业提供用地便利;设立专项资金培养专业技工;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解决融资难题。

  Bsports必一体育

  图为宜黄工业园区塑料制品产业基地,森虎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进行操作。

  政策磁吸效应显现。从最初1家企业起步,如今宜黄已集聚93家塑料塑编企业,构建起基础原料、塑料制品、机械制造、外包加工、交易平台等完善产业链,成为江西省最大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产业规模扩张后,瓶颈随之而来。2008年前后,设备落后、效率低下、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凸显。宜黄县确立突围路径——向创新要动能。

  2019年,塑料制品产业被正式列为首位产业。县财政每年统筹500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升级引导基金,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同时规划7500亩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引导产业由低端编织袋向中高端转型。

  图为宜黄工业园区塑料制品产业基地,新财鑫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新增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走进江西新财鑫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新上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一批酸奶包装盒订单。厂长李年才介绍,在宜黄上下游配套齐全的吸引下,企业于2019年选择落户这里。“我曾是塑料机台设备经销商,在和设备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智能化对塑料制品生产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升产品质量。”李年才说。

  在江西合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4条德国WH阀口制袋生产线高速运转。“新技术让方底阀口袋更环保防潮,解决了水泥袋扬尘问题,效率提高30%。”公司董事长周志燕说。而在江西利河伯塑业,高速悬浮圆织机正为二期设备制造项目打下基础,未来将推动全县塑企设备升级。

  在江西睿聚再生科技公司,废旧塑料经高值化再生技术蜕变为高端工程塑料,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公司2024年以来斩获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构建起“回收—再生—增值”的绿色产业链。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已成宜黄产业底色。全县形成集废旧品回收、造粒、成品生产于一体的循环体系,年利用废旧塑料近30万吨。

  在江西金晟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企业循环利用生产的聚酯纤维正源源不断从拉丝生产线“吐出来”。近年来,金晟纤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聚酯纤维年产能约60000吨,年产值达2.28亿元。通过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流程,公司有效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为当地塑料制品产业的绿色发展树立起新标杆。

  “更绿色、更高值、更低碳”“环保再生塑料解决方案专家”“以科技和创新推动回收塑料资源化”……走进抚州市方联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浓浓的环保气息扑面而来。“公司通过回收废旧塑料资源化,将其变废为宝,同时利用自产上游产品原料优势,继续深加工绿色环保和高端的塑料制品,并建立数字平台,产品实现全程追溯。”公司总经理蔡红平介绍。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宜黄县塑料企业积极响应,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减污、降碳、扩绿、增效,以技术研发开辟新路径,培育绿色动能。”宜黄县科技局局长赵少林说。

  图为宜黄工业园区塑料制品产业基地,艾美科技有限公司自动生产线年前第一家私营塑料厂蹒跚起步,到如今撑起县域经济半壁江山,宜黄塑料产业在绿色与创新的双轨上跑出加速度。

  当循环经济遇见智能制造,这座山区县正改写塑料产业的传统叙事。流水线上源源不断诞生的,不仅是雪糕盒盖与水泥包装袋,更是一个传统产业向新而生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