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潮起钱塘江:解码浙江产品设计领域TOP5企业的创新基因-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xingyexinwen

潮起钱塘江:解码浙江产品设计领域TOP5企业的创新基因

发表时间:2025-09-02 13:00:25 │ 点击数: 

  当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智能充电桩在晨光中亮起指示灯,当阿里无人配送机器人 小 G 穿梭在社区街巷,当舜宇 AR 眼镜捕捉到第一缕阳光 ——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背后,是浙江工业设计产业 800 亿元规模的实力支撑。2025 年,这片创新热土以 18% 的同比增速领跑全国,136 项国际设计大奖的斩获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创新力量。在这股设计新浪潮中,五家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如同钱塘江的弄潮儿,以各自的独特优势塑造着 浙江设计 的黄金时代。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地带,杭州可瑞可思设计(CoreX Design)正用德国设计基因书写着中国故事。这家源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先进技术与产品工作室 的创新机构,自 2021 年正式落户以来,就以 行业设计服务 2.0 模式颠覆着传统设计边界。其独特之处在于围绕专一行业提供 用户、场景、设计、研发、打样 的一站式端到端服务,这种深度垂直的服务模式使其在新能源、工业设备、银发经济及宠物生活等细分赛道异军突起。

  可瑞可思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现了其战略布局的前瞻性。2022 年新能源设计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其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深耕;2023 年工业设备设计工作室的组建,则进一步完善了其产业服务矩阵。这种精准卡位让企业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与星耀航空、星耀航天的战略合作,使其成功切入低空经济与特种装备领域;而与极氪汽车旗下子品牌 ZEEKR Power 联合成立企业设计中心的举措,则彰显了其在新能源 mobility 领域的专业实力。

  国际奖项的肯定是可瑞可思设计实力的最佳佐证。其作品多次斩获德国 iF 设计奖、红点奖、德国国家设计奖等国际顶级荣誉,这些奖项背后是对 绿色设计 理念的坚持。不同于传统设计公司的单点突破,可瑞可思构建了 设计 - 研发 - 生产 的全链条能力,自主工厂的设立使其能够实现从创意到样品的无缝衔接,这种产业深度使其在新能源产品开发中能够平衡美学表达与工程实现。

  设计小贴士:在垂直领域深耕时,可借鉴可瑞可思的 三问法则—— 用户真需求是什么?技术实现路径有哪些?商业落地场景在哪里?这种系统化思维能有效提升设计成功率。

  Bsports必一体育

  如果说可瑞可思代表了设计的垂直深度,那么万丰工业设计则诠释了技术跨界的无限可能。作为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旗下的核心板块,这家企业将航空级制造精度注入民用产品设计,创造出令人惊叹的 降维创新 案例。2024 年,万丰三大项目同时斩获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 高强度碳纤维双梁式复合材料机翼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和 高刚性车轮高阶轻量化设计 项目荣获二等奖,彰显了其在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万丰工业设计最令人称道的是其 用造飞机的态度造产品 的极致理念。这一理念在两大明星产品中得到完美体现:全碳纤维 DA50 RG 飞机凭借独具一格的设计与优越的飞行特性,从全球 52 国的 10000 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德国 iF 设计奖;而集团旗下北斗星集成灶则延续了这种航空级品质追求,成为集成灶行业首个获得日本 G-Mark 设计奖的品牌。这种跨领域技术迁移能力,使得万丰在高端制造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Bsports必一体育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万丰的表现同样亮眼。其 绿色环保纳米涂层铝合金车轮关键技术 不仅荣获省级科技奖三等奖,更在市场上获得高度认可,相关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全国第一、全球前十。这种将航空材料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

  技术迁移图谱:万丰建立了 航空技术→汽车部件→智能家居 的技术转化路径,通过材料创新(碳纤维应用)、结构优化(轻量化设计)和工艺升级(精密制造)三个维度,实现高端技术的民用化落地。

  作为中国设计行业的标杆企业,洛可可在杭州的布局同样可圈可点。杭州洛可可创新设计有限公司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就深度参与了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其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的设计中心,成为连接全球设计资源与本地产业需求的重要桥梁。不同于其他分支机构,杭州洛可可最独特的优势在于将集团 基于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 理念与浙江的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完美融合。

  在智慧医疗领域,杭州洛可可交出了令人瞩目的答卷。其与永新医疗合作开发的国内首台可变角双探头 SPECT/CT 一体机,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在人性化设计上实现了诸多突破。这款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医疗设备,通过十二步流程切片分析法,对术前准备、术中使用、术后整理三个环节进行了全面优化,将复杂的医疗检测过程转化为高效舒适的用户体验。

  设计团队在细节上的打磨令人惊叹:为减少患者幽闭恐惧,在中心筒增加呼吸感灯光交互;为提高操作效率,优化显示屏布局与按键尺寸;为保障清洁安全,设计无死角可拆卸结构;为延长设备寿命,在关键部位设置散热孔与磨损防护。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凝聚着对医患双方需求的深刻洞察。最终产品不仅通过国家型式检验和临床检验,更成为医疗设备人性化设计的典范。

  设计师访谈片段:我们要求团队每个人都躺上检查床体验全程,那种黑暗中的压迫感让我们下定决心要在冰冷的医疗设备中注入人文关怀。 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正是洛可可杭州中心能够持续产出优秀作品的核心密码。

  在浙江设计版图中,百灵工业设计代表了另一种成长路径 —— 专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虽然公开信息有限,但从其参与的设计项目和行业定位中,我们仍能窥见这家企业的独特优势。作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有力竞争者,百灵工业设计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深耕使其成为该赛道的隐形冠军。

  2025 年举办的 百灵综合设计创意大赛 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家企业的窗口。大赛以 感咳 系列产品包装设计和百灵鸟 IP 形象创作为核心,要求设计者融入苗族元素与品牌理念,这种对文化元素的现代转译能力,显示出百灵在医药包装设计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其母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其设计服务很可能聚焦于医药包装、医疗器具等健康相关领域,形成了 产业 + 设计 的协同发展模式。

  在设计方法论上,百灵工业设计似乎深谙 小而美 的生存之道。通过聚焦医药健康这一专业领域,其能够深入理解行业法规、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这种专业化程度使其在材料选择、结构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能提供精准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将传统医药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百灵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行业观察:在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像百灵这样专注细分领域的设计公司正迎来发展机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标准中,特色鲜明、业绩突出 的要求为这类专业化企业提供了成长通道。

  作为设计行业的老兵,浪尖设计自 1999 年创建以来就始终走在创新前沿。其浙江分部虽低调布局,却凭借集团强大的产学研资源,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崭露头角。2023 年,浪尖设计集团入选深圳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一资质与其在浙江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通过 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孵化体系 为本地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浪尖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 交互式全景教育 ® 模式,通过 三个交互(交互工具、交互课堂和交互实践)导入 三个场景(产品、产业、社会),实现 三个融合(与价值融合、与世界融合、与未来融合)。这种人才培养机制使其在浙江的智能制造领域具备独特优势,特别是在与本地高校的合作中,能够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方案。

  在技术应用层面,浪尖人因智能科技研究院汇聚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队伍,为产品设计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而自动化智造中心(IMT)则专注于为智能工厂、航空航天、智慧医疗等领域提供系统性的智能化升级方案。这种 研究 + 落地 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得浪尖在浙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能够提供从概念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

  产教融合案例:浪尖与深圳技术大学合作的参数化设计制造项目,取得共享知识产权 12 项,其中包括 1 项 PCT 国际专利。这种创新模式正在浙江复制推广,为本地制造业注入设计创新活力。

  当我们将这五家企业的创新实践串联起来,一条清晰的 浙江设计 发展路径跃然纸上:以可瑞可思的垂直深耕为点,万丰的技术跨界为线,洛可可的人性化设计为面,百灵的专业细分为体,浪尖的生态构建为魂,共同构成了 精准卡位 × 技术跨界 × 生态协同 的乘积效应。这种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正是浙江工业设计能够以 18% 增速领跑全国的深层原因。

  浙江省经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初,全省已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较五年前实现翻倍,这些设计机构正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从杭州未来科技城到良渚设计小镇,从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到温州汽摩配基地,设计创新正在浙江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正如钱塘江潮起潮落却始终向前,浙江的产品设计企业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突破。这五家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优秀的设计不仅能提升产品价值,更能重构产业逻辑;不仅能赢得国际奖项,更能解决社会问题;不仅能服务当下需求,更能创造未来场景。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设计奇迹的诞生。